
原创 木子仲卿 木子仲卿 2025年10月19日 11:09 上海
Hello,您好!我是木子仲卿,有缘相遇。昨天讲了六腑之一的“大肠”,今天接着讲“膀胱”。
复习一下上期内容:“大肠”功能:传化糟粕。它和肺、胃、肾关系密切。
您可以把膀胱想象成身体里的一个储尿的仓库,它就位于我们的小肚子里正中央的位置。它的工作很简单,就两条:存尿和放尿。
它和肾是“铁哥们儿”
这个膀胱仓库和谁关系最好呢?是肾。它们俩不光是邻居,有管道直接相通,还有专门的经络互相联系,就像一对配合默契的表里搭档。中医讲:肾与膀胱相表里。所以,膀胱的工作干得好不好,全看肾这个“老大哥”支不支持。
尿是怎么来的?又是怎么出去的?
我们喝进去的水,经过身体运化,变成有用的津液滋养全身。用不完的废水,就在肾的“气化”作用下(您可以把“气化”理解成一种能量转化和推动力),被加工成尿液,然后顺着管道输送到膀胱这个仓库里存起来。
等尿存到一定量了,膀胱就会给大脑发信号:“仓库快满啦!”这时候,在肾气的推动下,膀胱大门打开,我们就能自主地把尿排出去。
所以古书《素问》里说得特别形象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。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焉。”翻译一下就是:膀胱,就像是地方的州官,负责把津液(这里指代谢后的废水)储藏起来,在肾气的推动下,就能顺利排出了。” 这里的关键就是“气化则能出”,没有肾的气化推动,尿就排不出来。
膀胱出问题,根子常在肾。
所以说:膀胱要是出了毛病,十有八九和肾这个“老大哥”状态不好有关。
膀胱的故障主要表现有:
存不住尿:比如总是想上厕所(尿频),憋不住(尿急),或者晚上睡觉尿床(遗尿),严重时甚至完全控制不住(小便失禁)。这就是仓库的门关不严了,中医叫“不约”(约束无力)。
尿不出来:比如小便不顺畅、滴滴答答尿不干净,甚至完全尿不出来(尿闭),还可能伴有尿痛。这就是仓库的门打不开了,或者管道不通,中医叫“不利”(不通利)。
古书总结得很到位:“膀胱不利为癃(指小便不通),不约为遗尿。”
很多人还有一个体验:一着急就想去小便,可小便又没有。从中医大白话来讲,这种情况,大多不是真的“肾或者膀胱出了大毛病”,更常见的是“情绪搅和了排尿的'信号’”。
中医里说“心主神志”,着急、紧张是“心神不宁”的表现, 当人特别着急时,乱了的“心神”会影响到“肾气”对膀胱的控制,就像本来该好好“守门”(控制排尿)的肾气,被情绪打乱了节奏,明明膀胱里没多少尿,却错发了“要排尿”的信号,所以才会有想上厕所却尿不多的感觉。
简单说,就是“情绪太激动,给排尿系统发了'假指令’”,通常不是器质性的大病,调整好情绪后多会缓解;但如果频繁出现,也可能是长期情绪不稳耗伤了肾气,这时就可以找中医调理一下了。
还有,小孩子和老年人大多会遗尿漏尿都和肾有关。
小孩遗尿多是“先天没长成熟,肾气还太弱,尤其是管“关门”(控制膀胱排尿)的“肾气”还很稚嫩,就像家里的“守门小孩”力气小,晚上睡沉了就守不住门,尿液容易“漏出来”。
另外,有些小孩白天玩太疯、晚上睡太沉,或者睡前喝太多水,会让本就不强的“控尿力气”更跟不上,也会导致遗尿。
老年人漏尿,多是“年纪大了,肾气慢慢'耗没了’”,人老了就像“机器用久了,零件劲儿不足”,控制不了。中医里叫“肾气亏虚”。
总结一下
简单来说,膀胱就是一个存储尿液的容器,但它所有“开闸”、“关闸”的动力,都来自于肾。它就像一个智能水库,而肾才是那个掌控总闸门的工程师。
因此,当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不出来或者漏尿这些问题时,中医往往会从调理肾的功能入手,因为根子很可能就在肾那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