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下班挤地铁刷手机,突然刷到一条热搜:山西太谷的形意拳老馆,被隔壁新开的“速成格斗班”挤得只剩三个学生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老祖宗传了三百年的东西,真要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老馆门口,七十岁的李师傅蹲着擦那块“姬际可再传”的木匾,边擦边嘟囔:以前劈拳一出手,整条街的窗户跟着震;现在小孩连站桩五分钟都嫌腿酸。
我上周去试了一节课,发现不是拳难,是人心太急。
劈拳像切西瓜,崩拳像甩鞭子,动作简单得要命,可李师傅说,真正的门槛在里头——你得先学会把气沉到肚脐下三寸,再想象自己是一口钟,撞一下,声从肚子里往外滚。
我试了半天,差点把午饭吐出来。
李师傅给我掰开揉碎讲:劈拳属金,练的是肺,动作得脆,像秋天第一阵冷风刮脸;崩拳属木,练的是肝,得像春天柳条抽芽,先缩后弹。
他让我摸他后腰,一发力,整块肌肉像活鱼打挺,从脚底窜到指尖。
我问他怎么练的,他说没别的,每天五点起床,先站桩四十分钟,站到脚底板发麻,再开始打拳。
打拳时不数次数,数呼吸,吸一口,像往丹田塞棉花,吐一口,像把棉花点着。
练了四十年,现在他过马路,红灯一亮,身子自己刹住,比年轻人还稳。
我回家照做,站了三天,脚底长出一层厚茧,脑子却轻了。
以前写方案,憋半天挤不出一个字,现在键盘一敲,思路像崩拳,自己往外蹦。
最神的是吵架——以前跟外卖员争两句就脸红脖子粗,现在胸口先沉一下,话到嘴边拐个弯,软得像横拳的化劲,对方反而不好意思了。
李师傅说,形意拳不是打人的,是磨心的。
招式就那几下,可每一下都得把五脏六腑拧一遍。
练到最后,拳没了,只剩一股劲,上班挤地铁能钻缝,开会挨骂能吞声,连熬夜写PPT都像炮拳,先憋一口气,再轰出去。
我信了。
现在每天早起半小时,先站桩,再打十遍劈拳,打完冲个凉水澡,一整天不犯困。
昨晚老馆熄灯前,李师傅把最后三个学生叫到院里,说:拳可以失传,劲不能断。
你们把站桩带到办公室,把呼吸带到地铁,把崩拳的弹劲带到键盘上,形意拳就还活着。
说完他关了灯,月光下,四个影子还在比划,像四条不肯散的魂。
原来真正的传承不在拳馆,在每天早起的十分钟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